《社会经济网络与组织管理》——美国西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6月课程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访问量:193 日期:2022-06-26


6月25日,浙商教育学院国际董事长班暨美国西北科技大学硕博班六月线上课程成功举办。本期课程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李健教授主讲《社会经济网络与组织管理》,内容涵盖社会学中的关系、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的界定及维度、社会资本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主题研究等,30余位企业家学员参加了线上学习。


课堂上,李教授首先阐述了社会关系的涵义、类型,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社会关系的意义,接着他从费孝通、罗家德等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出发,重点讲解了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关系,分析了中国人的朋友圈、中国人关系的架构。他认为,中国人的规范和伦理并非统一且普遍适用的,而是会因关系远近不同,适用不同的道德标准。


随后,李教授结合故事案例、结构图表,从个体社会关系网络、个体社会网络结构、整体社会网络结构、中国文化情境中的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对社会网络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集中探讨了企业家社会网络理论,结构洞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以及企业家结构洞和企业成长的关系,提出了企业家结构洞与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以及企业家结构洞的优化方法。


接着,李教授梳理了Bourdieu、Coleman、Granovetter、Burt、Putnam、Brown、罗家德、林南、边燕杰等国内外学者教授有关社会资本的理论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全面分析讲解了社会资本的内涵、界定及维度。他表示,最初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是以个人为主体的,随着对社会资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层次逐渐扩展到团队、组织、社区国家,尤其是组织层次。迄今为止,社会资本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将社会资本视为功能性的生产要素,有的学者将社会资本视为结构性的制度要素。


他指出,基于丰富的内涵和维度,不少学者对社会资本的多层次进行了进一步划分。Brown提出了社会资本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Adler和Kwon将社会资本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两个维度,Nahapiet和Ghoshal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边燕杰和丘海雄以网络镶嵌资源方法、网络结构方法和网络成员方法三种方法对社会资本的层次进行了划分,罗家德将内部社会资本划分为个体和集体两个层次,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和企业社会资本测量方法,社会资本的多层次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


课堂上,李教授还从社会资本的功效、社会资本的形成、社会资本的传承等方面全面讲解了社会资本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主题研究。在李教授看来,社会资本有正反向两个效应,正向效应可归纳为带来资源,避免寻租,规范活动、减少交易成本,建立声望与信誉,促进合作等;反向效应可归纳为资源负债,情感/信任负债等。


他表示,社会资本的形成与人的精神活动过程相联系。社会资本形成是结构和认知的统一,符合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相容性及其变迁原则。组织及其企业家是制度变迁的主体,人本组织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人们生活的社会网络的特征,是各种不同社会资本的来源基础。实现从个人信任到一般信任的转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他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有效传承是家族企业长青的关键,企业家社会资本传承有别于企业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传承,它所具有的双重物品属性要求将企业家与其网络成员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纳入社会资本传承的框架。研究发现,企业家关系网络的代际传承具有过程性、引导性、不完全复制性、重构性等四大特征。总体上看,企业家关系网络的代际传承过程呈现出“先内后外”和“先横向后纵向”的规律性。


最后,李教授还阐述了社会资本研究对于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我国关于社会资本研究、非政治制度建设、以及新型政商关系研究的现状及问题。